大會實況
8月17日,第四屆智能制造創新高峰論壇系列活動在深圳市福田區召開。
本次論壇活動以“智聯互通·智創世界”為主題,由“科創中國”大灣區聯合體、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務中心、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主辦。
圖源:大會現場圖片直播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蔣宇揚,深圳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高林,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孫楠等領導出席論壇并致辭。
圖源:大會現場圖片直播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張東曉、歐洲科學院院士蔣田仔、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潘毅、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張學記4位院士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80多位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出席論壇并發表演講,對當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態勢、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等內容,展開系列專題分享與研討。
圖源:大會現場圖片直播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蔣宇揚在致辭中表示: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突飛猛進,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核心驅動力的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不斷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在此背景下,深圳不斷釋放創新動力,跑出深圳制造“加速度”,實現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賦能,使制造產業邁向了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新階段。”
本次活動迎合時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趨勢,共設置了十一場專題論壇,包括一場主論壇、九場分論壇和一場路演對接會:
圖源:大會現場
活動期間發布了《2022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從多維度分析及預判未來人工智能發展趨勢。
同時,舉行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智慧農業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面向人工智能的乳腺超聲數據采集與標注技術規程》團體標準發布儀式、全國首部《人工智能產業政策研究與法律風險白皮書》發布儀式,共同探討智能制造的發展之道,推進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賦能制造業。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行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深刻改變著世界,推動經濟社會向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加速躍進。
智慧農業裝備一覽
“三農”工作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中之重,也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鄉村振興發展的質量。
基于我國特殊的農業生產環境(人口基數大但人均耕地少),將現代科學技術與農業種植相結合,從而實現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即發展智慧農業。
前面我們說到,在此次智能制造創新高峰論壇上的十一場專場論壇中,其中一場便是與智慧農業相關:《2022年全球智慧農業發展論壇》。
在此專場論壇中,深圳市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院長——孟祥寶,向我們展示了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部分設備研發成果。
圖源:大會現場圖片直播
結合官方資料,我們來看看,在現代技術的加持下,有哪些你意想不到的關于農業的“黑科技”吧!
壹
種植裝備
① 丘陵裝備——
遙控履帶自走式除草機
該除草機割草裝置采用輕型化柔性地盤設計,整機結構緊湊重量輕,操作靈活,特別適合丘陵山地地形復雜、坡度大的環境作業。
其割草裝置可以獨立于機器的底盤上下移動,可調節甩刀式除草部件,可防纏草和堵塞,根據不同高度實現仿形調節。
② 設施裝備——
· 催芽室
催芽室用于專業工廠化育苗種子快速催芽,通過硬件與軟件設施的科學配置,實現對催芽室內環境濕度、溫度、氣流等的控制,創造理想催芽環境,促進種子的快速健康發芽,實現工廠化批量生產。配置溫濕度控制系統、加濕系統、補光燈。
· 愈合室
為嫁接苗提供一個良好的可控愈合環境,包括:溫度、濕度、光照等,促進嫁接苗的快速愈合。嫁接愈合室的面積大小根據育苗規模確定。配置溫濕度控制系統、加濕系統、愈合架及補光燈。
· 嫁接作業生產線
嫁接作業生產線用于蔬菜嫁接生產中嫁接苗的定位輸送,配備有苗盤輸送帶、苗盤定位裝置和嫁接作業工作臺。生產線包括3層輸送,上層輸送接穗苗,中層輸送砧木苗,下層輸送嫁接苗,具有減輕作業強度、便于嫁接管理和提高整體嫁接生產率等特點。
· 補光燈
采用先進的LED技術,通過優化光譜和光照強度,主要集中在紅藍光,光譜光能利用效率高。抑制徒長,促進生長發育,縮短生長周期,提高育苗品質和抗病性,提高移栽成活率。
貳
養殖裝備
① 畜牧裝備——
· 智能型母豬群養管理系統
智能型母豬群養管理系統用于群體飼養環境下對包括妊娠、空懷母豬和后備母豬的整個繁殖周期進行飼養管理。
每頭母豬配有電子耳牌,賦予唯一身份,全部實行大欄群養,可以自由活動和自由選擇采食時間,不會因等待采食而產生采食應激和攻擊行為。
由于母豬群養,有效活動區域增加,從而保持了較好的體況,母性增強,它們變得更溫順和更容易接近,相比傳統單體限位欄飼養應激減少,延長了平均生產壽命,生產性能得到了更好的提高。
② 環資裝備——
· 高床發酵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
高床發酵型禽畜糞污資源化技術主要做法是采用兩層結構的高床豬舍養豬,其中二層養豬,一層利用微生物好氧發酵原理,以木糠等有機墊料消納養豬過程中產生的豬糞尿,最終變成有機肥料。
高床發酵型生態養豬模式技術單元豬舍結構豬舍兩層結構,第二層養豬,采用溫控通風設備,全漏縫地板結構。
養豬生產過程中不沖水、產生的豬糞尿通過漏縫板落入一層墊料中;豬舍一層高度為2.5-2.8米為有機肥生產車間,鋪設木槺等墊料消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豬糞尿,墊料厚度60-70cm,采用機械每天對墊料進行翻堆處理,養豬廢棄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發酵降解,轉變成有機肥料。
③ 水產裝備——
· 工程化深海養殖
一個完整工程化養殖系統包括養殖設施工程系統和養殖技術兩大體系,其中設施工程系統又分為養殖和水處理系統。
因此,工程化養殖可定義為采用一定的工程設施和水處理設施設備并密切結合養殖管理技術,對養殖過程的主要環境因子(包括水流、水質、光照)和飼料等進行人工調控,為養殖生物提供適宜生長的環境,實現高產、高效。
其措施主要包括流水、水質凈化、增氧、控溫、殺菌、全價配合飼料、魚病防治等。
工程化養殖占地面積少、勞動生產率高、養殖周期短、單位面積產量高、養殖用水量大大減少、產品優質健康,是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的方向之一。
叁
智能裝備
· 智慧糧倉解決方案
通過監測糧堆溫濕度,就能判斷糧食是否發生蟲害。
一旦某個點位的溫度升高,中樞系統將發出預警,管理人員安排冷卻機和糧倉底部的送風管道會對糧食進行降溫和通風處理。
糧倉內的所有數據和實時情況都通過一臺電腦,在智慧糧倉存儲管理系統平臺上觀測。過去儲糧手段差,如今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做到了科學儲糧,確保了糧食安全。